明星基金经理光环褪去 公募探索主动投资第二曲线半岛体育- 半岛体育官方网站- APP下载
2025-09-22半岛体育,半岛体育官方网站,半岛体育APP下载
当投资者对基金经理的选股神话产生动摇时,指数投资和ETF风潮应运而起,成为新一轮行情中投资者入市的重要工具。这种认知上的转变,直接体现在资金的流向上。从本轮市场行情回暖来看,并未看到资金大规模涌入昔日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反而是各类宽基ETF和行业ETF获得了持续的净流入。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9月19日,股票型ETF在近一年获得了1636亿元的净流入,其中华夏沪深300ETF、华泰柏瑞A5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鹏华化工ETF等近20只ETF获得了超百亿元的净申购。
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中,明确要求公募基金摒弃明星基金经理现象,强化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的投研体系建设。2025年5月,证监会发布《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再度提出加快平台式、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建设,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做大做强投研团队,被业内认为是淡化明星基金经理效应的重要指引。排排网财富理财师姚旭升指出,通过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约束和加强投资交易监测等措施,投资者会更加理性地评估基金的投资策略、风险收益特征等,关注点将从明星基金经理转移到基金的实际业绩和投资价值上,而不是仅仅因为基金经理的光环而购买基金;另外,为了满足新规中对投研能力的要求,基金公司会更加注重构建平台式、一体化的投研体系,基金的业绩将更多地依赖于团队的整体能力,而不是个别明星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
(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认为,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公司开始着力打造团队化模式,弱化个人光环,这一趋势是监管引导、市场变化以及基金公司内部改革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监管要求公募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这些举措旨在约束短期投机、强化长期考核和团队协作,淡化明星效应。“基金行业去明星化的软着陆,首先考验的是基金公司的投研传承和人才梯队建设,构建老、中、青结合的合理人才梯队,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窘境;更深层次的软着陆策略,则是在产品设计和营销宣传上进行根本性转变,基金公司需要大力发展真正依赖于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能力的工具型产品,将一部分资产管理规模建立在‘去人化’的策略之上。”上海一家基金公司高管表示。探索主动投资第二曲线
比如,中欧基金在三年前便开始启动投研体系改革,将工业化理念融入投研体系中,通过“三化”(专业化、标准化、数智化)变革提升效率——专业化分工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标准化流程解决协作问题;数智化平台解决效率问题。公司董事长窦玉明认为,随着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和资管规模持续增长,“单兵作战”的模式已难以适应,必须通过“专业化、标准化、数智化”的变革,让高质量的基金产品能够在线上被可持续地生产出来,其核心是从依赖基金经理的个体能力,转向依靠团队化、系统化的组织能力,以追求更持续、更稳定的投资业绩。
“平台化运作意味着体系化的研究覆盖、多元化的策略储备以及严谨的风险管理流程,能让公司更系统、更从容地应对市场波动,挖掘不同市场环境下的结构性机会。无论顺境逆境,强大的平台能力和对投资纪律的坚守,都是守护持有人利益、追求长期价值的根本保障。”永赢基金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平台化模式下,公司不仅关注基金经理的业绩表现,更看重其对整个投研体系的贡献(如研究成果分享、人才培养等),通过设置与长期业绩、风险控制、团队建设等挂钩的多元化、长效激励方案,吸引并留住核心人才。”